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

2017年03月23日 00:00:00tz94浏览量:822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运行中,要不要坚持和加强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习近平同志作了明确的论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18页)这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特征,深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经济层面上理解,可以说党的领导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征”。深入领会这一观点,有利于更自觉地把握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与发挥社会主义经济活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的要义

把握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更要认识它的特殊规律。对于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邓小平提供了重要思路。他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4年版,第1363页)四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坚持党的领导。总体上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个核心问题。“党的领导是个优越性。”(同上)

历史和现实表明,市场经济总是依附于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它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曾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但也加剧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带来了不可克服的弊端。它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将会带来生产力更高的发展,并能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缺陷。之所以会有这个优势,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不仅是社会主义最坚强的领导核心,而且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有坚强组织系统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完善,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完善及其优越性的发挥。

完整地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运行的市场经济机制。这一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服务。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一个要义。

总结历史,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没有改革开放,当然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决定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特殊要素。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定受政治方向的规导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整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乃至生态等各个方面,有其特有的经济基础。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有适应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上层建筑。邓小平说:“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四个坚持’,没有这‘四个坚持’,特别是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会出问题。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同上)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巩固,也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四个坚持”包括党的领导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属于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属于交换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服务于以先富带共富的宗旨。若是离开了整体要求,离开了党的领导,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必然改变自身的性质,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

有人说,市场经济是纯经济问题,怎么与政治扯在一起?有的学者称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这是违背常理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过,商品经济都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列宁在2世纪初就指出,商品经济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市场经济也是有领导者的,属于阶级利益的政治是决定其性质的重要因素。美国参议员伯尔·桑德斯说过:“有人认为国会控制着华尔街,然而真相是华尔街控制着国会。”(引自《人民日报》215年7月26日)大金融资本家及其政治代表控制着美国的市场。而且凡是实行“纯”市场经济的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一旦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也会受到很大牵连,有的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有的一年到头陷入竞选争票的循环圈中,动乱不休,冲击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事实上,资本主义市场有固有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对内保护大垄断资本的利益,形成两极分化;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垄断,同时动辄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制裁(可谓经济领域中的政治战争),很多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研究“中国模式”,却不得“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要领。只感悟种种现象,很难有经济与政治相统一的整体自觉。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这样做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自发产生和完善的客观规律,必须依靠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党的领导来完成这一伟大进程。而运用好市场这一“手段”,正是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服务的。所以,坚持党的领导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体性规律所决定的。

三、“两只手”协同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市场经济并非只有市场机制一只“无形的手”自发调节。它必须与“有形的手”即政府作用相配合。这就是“两只手”的协同。而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能使之协同得好,这就要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万能论(市场原教旨主义),只要一只“无形的手”,认为它具有解决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中一切问题的“自组织”功能,其结果造成一次又一次周期性经济波动,甚至造成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上世纪3年代中期,有了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和凯恩斯的“经济学革命”,产生了宏观经济学,主要是利用财政、金融改革,增加有效需求,熨平经济波动,就是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但因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特别是金融垄断资本扭曲市场),在实践中有碍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结果上世纪7年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滞胀并发症(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发生、互相作用)。于是新自由主义粉墨登场,并成为统治世界的政治性“意识形态”。上世纪9年代的“华盛顿共识”,使得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形成经济灾难,直到新自由主义始作俑者的美英等国发生国际金融风暴。这表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必须用好“两只手”,但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真正使“两只手”协同。

在一段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曾走向另一个极端,取消、削弱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举措虽然在特定的时期产生了很大的激发功能,但由于体制的僵化,使得经济关系不协调,甚至畸形化,缺少活力,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其虽然有共产党的领导,却由于还不能够驾驭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了生产社会化运行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的做法,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协同运用的有效机制。经过3多年的探索,使之日臻完善,将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带到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功效。可见,没有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就会走上僵化的老路。

那么,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中如何才能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16、118页)党能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面力量。这些论述进一步发挥和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党的领导是个优越性”的重要观点。

党的领导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于它的先进性和统一性,集政治、思想、组织等一系列优势于一身。在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主要是通过政府发挥指导、协同功能。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能矫正、弥补它的缺陷。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市场依法管理,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都是政府职能。即使是微观层次,有些方面的资源配置也不能主要依靠市场,如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最重要的也得靠政府职能。市场中的风险,也必须运用政府的力量来规避和弥补。前一段时间,政府采用得当措施,有效化解了股市的风险,就是明显的例证。

四、 惟有坚持党的领导方可深化改革、不断进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的进程。在中国,整个改革进程,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党的领导,深化改革这一历史性系统工程便会停滞,或者走上邪路。这里可以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例子。

1.实现市场、政府职能及其运行的法制化。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制的完善是其日臻成熟的标志。党的领导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2.深化市场主体的改革。简政放权,何度为宜,要探索。国有企业和其他公有制形式的企业,都面临着通过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的任务,它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基础。如何通过内部的改革和外部环境的创造,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正确领导需要继续探索。而新自由主义也是在此事上大做文章,以深化改革为名把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鼓吹私有化,借发展混合所有制为名,企图吞食、削弱、取消公有经济,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对大量的民营企业,怎样把支持与规导有机结合起来,在许多方面可以说是刚刚破题,实际上这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在党的正确而坚强的领导下积极探索。

3.完善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方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从实际出发,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论断,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继续深化。事实表明,这个结合释放了巨大活力,尤其进入新常态“三叠加”时期,使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也遇到新的挑战,需要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创新领导方式。

4.完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制。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是开放性,因为市场与国际市场互相沟通、彼此影响交易和竞争领域十分广阔。国际市场仍然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主导的。一方面国际市场变数很多,另一方面垄断资本有意作祟,有很多风险和陷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想保持稳定发展、竞争制胜,就必须在扩大开放中有防风险、化冲击的机制和能力,把握开放的限度和方式,适应国际交易规则。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须加强和提高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进一步引导改革的深化。

5.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思想道德建设。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它存在鲜明的两重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突出地表现在思想道德领域,它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参与竞争、敢于进取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必然使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有所泛滥。因为市场经济是逐利的经济,个人主义必然肆行,财富占有欲的驱使、“一切向钱看”、“一夜暴富”的念头和功利意识日益强盛;奉献、牺牲精神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压抑,一些违背道德的不良风气趁机流行,乃至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以致多年被消灭的东西死灰复燃。邓小平同志早就警示,开放之后蚊子苍蝇也会趁机进来,必须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党中央一直强调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现在看来,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尤其要警惕西方国家向我国推行的“街头政治”、“颜色革命”。这个领域尤其要加强党的领导,以更大的力度和更新的形式发挥好我国的政治优势,而教育青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则更为重要。

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建从严治党和加强领导的互动机制

中国共产党的活力之一,在于它本身有一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机制。这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长期艰苦磨砺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免疫系统,是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能否超越兴亡更替的“历史周期率”,如何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党是一大考验。从现实分析,市场经济中的趋利冲动,资本势力对权力的诉求,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加上执政党许多新成员缺乏战争、劳动和艰苦环境的锻炼(很多人从校门到校门),为人民服务意识薄弱,就很容易在执政过程中被潜移默化俘获从而悄然变质,乃至形成某些利益集团。面对新的执政任务,全面从严治党与加强党的领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自身建设的强化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职能,也是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领导的必备前提。所以,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从这一辩证关系出发,理解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就成为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综上所述,贯穿着一个基本逻辑: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重性,必须坚持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完善、运行,这是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制度活力且保证其不变质的决定因素。这一政治特征和政治优势正是“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具体体现。没有党的领导,市场经济的消极面就会吞蚀掉它的积极面,使得“浊水横流”,产生严重问题,乃至冲垮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新自由主义者将市场经济抽象化、片面化、孤立化,进而泛化到政治思想领域,故意掩盖它的两重性,企图实现从“自由化”到私有化再到政治制度的变质。对此,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清醒,并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加以批驳、澄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全党和全体人民的认识。

展开